整合资源 产城融合 加速推进古昭南一体化发展
发布日期:2020-06-30
访问量:1026
整合资源 产城融合 加速推进古昭南一体化发展时间:2020-06-30 16:23兴山县经济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万忠献 近年来,兴山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绿色发展”为统领,以“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为主线,紧盯“精准脱贫、全面小康”两大目标,围绕“两地两县”建设,谱写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目前,兴山古夫、昭君、南阳城市空间提档升级,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但是由于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基本处于分离状态,现已呈现产业发展后劲乏力、 城市发展动力不足的状况,亟待研究和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途径——“产城融合”发展之路。 一、古昭南产城融合发展具备四大基础条件 “十三五”以来,兴山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克难攻坚,在城市建设、产业发展上取得巨大成就,为构建区域性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交通状况逐步改善。以高铁站场为核心的“23234”立体交通体系将全面落地建成,并形成了县内县外协同发展、山上山下融合共进的高质量发展格局,“古昭南”融合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高铁进兴山,让天堑变通途,兴山几代人梦寐以求的夙愿终于实现,兴山历史从此将拥抱高铁时代,翻开崭新篇章。水上公路、马麦隧道将古夫、昭君、南阳三镇一线串珠,进一步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开发建设提供更好的交通条件。 (二)三大小镇基本成形。“古昭南”融合发展规划范围包括古夫城区、昭君城区、南阳城区以及三城之间的交通沿线连片区域。目前,古夫城区作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建设用地面积4.23平方公里,人口约4万人;昭君城区作为我县经济发展、物贸交通、商品集散、旅游文化的副中心,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44平方公里,人口约1万人;南阳城区作为“古昭南”融合发晨的重要片区,规划依托区位条件和温泉资源,已成为兴神线上重要的旅游服务基地,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03平方公里,人口约0.5万人。 “古昭南”城市骨架已基本形成,通过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三城区域10平方公里,三城常住人口12万人的规模。 (三)三大产业初具规模。古夫镇基础配套设施提档升级,“一河两岸”新区、昭君古镇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旅游集散地功能进一步突显,商贸文旅产业蓬勃发展。南阳镇营盘康养产业已初具规模,“温泉小镇”、“养生南阳”品牌已经打响,养生南阳内涵不断丰富。昭君镇大礼溪园区基础设施配套进一步完善,重点在发展硅基碳基新材料产业上功夫,湖北雅邦公司有机硅密封材料项目年底前可建成投产,招商引资项目稳步实施。 (四)旅游商贸辐射逐步增强。兴山县是神农架的东部门户,“古昭南”区域位于“一江两山”核心旅游区内,拥有昭君别院、昭君村、南阳李来亨棋盘亭等人文景观;南阳河水利风景区、龙门河国家森林公园等自然景观,是通往三峡大坝旅游区和神农架原始生态旅游区的黄金旅游线路上的重要节点,也是兴山对接长江经济带的重要通道,随着两条“350”高铁建设和“23234”交通格局的变化,旅游商贸辐射能力逐步增强。 二、古昭南产城融合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兴山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各自为阵,割裂分离,城市未有效吸纳产业,产业发展也未能融入城市,严重影响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进程。 (一)古夫镇后河园区建设步伐较慢。规划面积内,建设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市政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项目上,先期进入的产业以工业为主,多数产业项目还处于观望、论证、规划、实施阶段,进入步伐较为缓慢。入驻产业关联度较差,配套协作能力较弱,产业链过短过细,产业带动作用有限,与平邑口工业园相比,缺少大量的制造业大项目、龙头项目落地,缺少高科技研发、文化创意、信息资讯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入驻,部分重点项目投产后的经济效益没有达到预期。 (二)南阳旅游新城尚未实现涅磐之变。南阳旅游接待游客主要集中在四季中的夏季,春、秋、冬三季基本处于无客可接的闲置状态;在接待的游客构成中,90%以上均为前往神农架避暑纳凉的过境游客,养生南阳离“国家级休闲旅游度假区”的定位还有较大差距。 (三)昭君镇大礼溪工业园区发展后劲不足。昭君镇地处三峡库区,三峡库区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在发展上受到诸多具体政策限制;生产成本上,交通区位优势未得到充分显现,工业原材料来源与工业产品销售两头在外,物流运输推高生产成本;目前仅一家企业入驻园区,在生产经营上,无法满足现代工业生产中的产业链配套需求。 三、县经发投公司服务古昭南发展的思路及目标 基于兴山产城融合发展具备的基础条件、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兴山未来发展面临的“23234”立体交通格局即将形成、 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峡后续规划实施、新一轮的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等难得机遇,县经发投公司将全力服务“古昭南”一体化发展。 (一)发展思路:以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为中心,坚持将项目建设、支持产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着力运用市场手段激活现有资源和潜在资源,推动“古昭南”建设产城人融合体。 (二)发展目标:“十四五”期间,围绕基础设施配套,培育壮大昭君镇大礼溪园区碳基硅基、古夫镇后河园区文旅商贸、南阳镇康养休闲产业,服务县域经济发展。 四、县经发投公司服务古昭南发展的具体措施及建议 全力推进古夫后河园区、昭君镇大礼溪园区、南阳旅游节点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古昭南”融合发展,培育县域经济增长极。 (一)全力推进古夫产城融合体建设 一是参与昭君古镇规划实施。重点疏解县城非旅游功能,支持后河工业企业在平邑口、大礼溪园区“二次创业”,将“置换”出来的工业用地发展以君邦集团、湖北兴迈为代表的总部经济产业园。坚持产城一体,充分发挥产业与城镇的带动作用,增强城镇对资源要素的集聚作用,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城镇功能,以产业的增长促进城镇的发展,以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的增强支撑产业发展,有序推进产业园区化、园区城镇化、产城一体化。 二是打造渝东鄂西商贸中心。立足于沿河两岸,谋划后河园区腾笼换鸟项目,规划古建筑风貌商业街区,实施渝东鄂西小商品批发中心,参照现代商贸物流产业成功案例,引进大型现代商贸物流企业,规划建设商业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的中心商务区(CBD),建成由互联网中心、线上交易中心、线下展贸中心、智能物流中心、网商园和配套服务中心六大核心板块组成的现代商贸物流城,为家居、建材、服装、小商品、五金机电、汽摩配件和农特产品七大门类商品提供交易平台。 三是开发低中高端房地产项目。围绕“一河两岸”新区,科学合理开发低中高端各类房地产项目,建设一定数量的保障性住房,为城市投资者、创业者、就业者、居住者,提供居住保障,以满足1万常住人口居住、3万人口功能服务的需要。 (二)打造休闲康养生态宜居温泉小镇 一是建设休闲度假名镇。充分发掘南阳地热资源,整合落实各类配套资金,抢抓国家加大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机遇,捆绑整合发改、交通、建设、环保、扶贫、水利、文化、旅游等部门各类资金,向小城镇集中投入,新建室内温泉、户外温泉、集散中心、健康管理中心、温泉康养中心以及配套公共卫生间、生态停车场、道路硬化及标识系统等,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民俗体验、休闲度假、养生避暑、科考探秘和户外运动等特色旅游产品。 二是构建温泉酒店商务会展中心。公司现已将南阳温泉送入双泉寨,下一步拟规划选址建设旅游商务会展中心,稳步推进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谋划以商务酒店、会议展馆、旅游商贸、农特产品展示等为一体的旅游商务综合体,为周边区县多层面进行商务活动、商品展示、商品交易提供一流服务平台。 三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利用山上纳凉养生、山下温泉康养,拓展旅游康养小镇的休闲度假空间,通过村庄整治、土地整治、生态保护、文化发掘、产业提升等政府代建项目的综合实施,因地制宜打造一批主题鲜明的特色风情村庄和宜居乡村。结合蜂蜜、土著鱼、茶叶、香菌、木耳等产业,为优秀民营企业及专业合作社提供担保贷款,提升旅游综合服务能力。 (三)打造昭君镇大礼溪园区产业集群 一是加大筑巢引凤力度。立足全县硅基碳基资源优势、区位交通优势、劳动力成本等优势,高质量推进大礼溪园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新建多功能工业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配套建设标准化厂房,新建污水处理、园区公租房等,筑巢引凤,吸引大型生产加工企业入驻园区以提高工业经济集中度,提高规模效益,增强园区招商示范作用,提高工业经济集中度。 二是积极配合招商引资。积极配合县招商服务中心,围绕大礼溪园区实行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以硅基、碳基新材料和石墨产业发展为重点,引导县内工业企业向大礼溪园区集聚,确保更多的企业和项目进驻园区,让土地发挥效益,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 三是发挥园区创业孵化功能。鉴于大礼溪园区在政策、资源、产业配套等方面的制约和短时期内难以在园区形成较大产业集群的现实,公司拟借助新一轮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发挥园区创业孵化功能,孵化小型电器、生物医药、印刷、包装、物流等一批小微企业,吸纳外出务工返乡和外地来兴的创业人员来园区创办企业,拉动就业。2020年6月15日